在学生听、读、说、写综合活动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(具体实施方案)
|
作者:佚名 来源:网络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2日
字体:大 中 小
|
在学生听、读、说、写综合活动中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(具体实施方案)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常州市级作文课题组
本课题是在武进市级作文课题《加强学生听、读、说、写综合训练,提高学生习作 能力的研究》获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申报的常州市级研究课题。 一、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:期望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,通过听、读、说、写的综 合活动,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,在小学阶段能达到新大纲和课程标 准的要求。终极目标是:学生听、读、说、写能力和谐发展,能达到“出口成章,落笔 成文”的程度,以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,增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,从而提高学生的语 文综合素质。同时,也期望通过实验与研究,探索总结出在小学阶段开展作文教学的一 套新型模式。 二、研究的主要内容 1.研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和途径,以及学生口语交际、习作过程中的心理。 2.研究各年级段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培养的策略。 3.创建“在学生听、读、说、写综合活动中,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”这一 适应学生特征和时代特征的作文教学新模式。改革传统作文教学模式,探索出有利于提 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新模式是研究的重点。 三、具体实施阶段有关要求 为了使这一课题的研究尽早取得良好成效,切实达到预期目标,我们把这一主课题 分成三个子课题,分四期实施,以利于这项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。 (一).第Ⅰ期实施阶段:(2001.5----2002.1) 〈一〉本期研讨重点是: 听 研究 说 中“听、读”能力的培养和积累口语交际、习作素材,拓展习作 读 思路的策略。 〈二〉本期主要工作安排: 1、召开全镇语文教师大会,推广原武进市级作文课题《加强学生听、读、说、 写综合训练,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》的成果,成立“孟河中心小学新世纪畅想 文学社”,并举行常州市级作文课题的开题会议。(王刚、林中坤) 2、召开课题组会议,由课题组组长王刚校长部署第Ⅰ期工作,副组长林中坤组 织实验老师学习有关“积累”方面的文献资料。 3、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已取得的“学生听、读能力培养和积累口 语交际,习作素材,拓展习作思路的策略”,并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开发新的策略。 4、引导师生自愿订阅各种报刊,利用业余时间组织、指导学生自主阅读、积极 阅读,每人准备一本素材积累本,摘录佳辞妙句,朗读背诵,定期检查、交流。 5、每班每周利用晨会课、中午时间或写字课时间,组织学生开展“1分钟/生信 息交流会”。(如交流读书心得、交流精彩少年儿童影视、日常见闻等或演讲。)以校 或子课题组为单位,开展学术沙龙等活动,交流当前实验与研究情况。 6、组织有关教师上研讨课、公开课、观摩课,要求在这些课中体现积累的策略。 课后进行研讨。(市级公开课由戴彩莲、殷文娟、陈玲美、马武媛、何琳苏等承担, 校级公开课由各校安排)。 7、组织学生参加《小学生学习报》《中小学作文教学》等正规报刊和市教育局 组织的征文竞赛,积极向正规报刊推荐学生优秀习作。 8、以各校年级组为单位,开展学生少先队活动,综合实践活动,如朗诵比赛、 社会调查等。 9、各位课题组成员撰写与本课题第1期研究重点相关的教学论文、案例、心得 等,向正规报刊投稿。 10、各子课题组组长撰写各年级段阶段性报告(一),总课题组组长王刚校长撰 写总课题组阶段性报告(一)。 (二)第Ⅱ期实施阶段(2002.2-2002.7) <一>各子课题研讨重点是: 1、研究激发各年级段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方法、途径等策略。 听 句(低年级) 2、研究 说 段(中年级) 的作文教学模式,通过实验, 读 篇(高年级) 培养学生听、读促说,口语交际能力。 <二>、本期主要工作安排 1、召开课题组组长、副组长、骨干人员会议,确定研究重点主要工作。 2、分别召开总课题、子课题组会议,总结交流第Ⅰ期实验与研究成果,部署 第Ⅱ期工作,使每位成员明确本期研究重点和教学模式。 3.每位课题组成员向学生宣传本期研究重点和教学模式,并在日常教学中自 觉实验与研究。 4.邀请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进行检查、指导,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正。 5.每班每周利用晨会课、中午或写字课时间开设“2分钟/生信息交流会”、 “谈天说地”等口语交际课。 6.以子课题组为单位,开展“讲故事比赛”或“演讲比赛”。各校、各班积极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7.课题组实验教师上各级研讨课、公开课、示范课,并以子课题组或年级组 为单位组织评议、研讨。 8.不定期召开教师学术交流活动,相互思维碰撞,取长补短,提高口语交际、 习作教学水平。 9.组织学生积极订阅各种有益书刊,并向正规报刊、杂志等投稿。每班必须 向报刊投稿5篇以上。 10.开展各子课题组、各年级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调查。 11.各实验教师撰写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论文、案例、总结等。 12.子课题组副组长和总课题组副组长潘晨光分别撰写子课题组、总课题组 阶段性报告(二) (三)第Ⅲ期实施阶段(2002.8---2003.1) <一>各子课题研究重点 1、研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和途径,以及学生口语交际、习作过程中 的心理。 听 句(低年级) 2. 研究 说 写 段(中年级) 的具体内容、模式, 读 篇(高年级) 优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,和培养学生由“说”到“写”的语言转换能力。 <二>本期主要工作安排: 1、课题组负责人商讨本期研究策略,召开总课题组和子课题组组长会议, 总结上期工作,部署本期工作。 2、每位课题组成员向学生介绍本期研究重点和策略,并在各班进行实验与 研讨。特别是强化由“说” “写”的语言转换能力的训练。口语交际、作文备 课、课堂中必须自觉、积极地加以凸现。 3、每班每周安排课余时间,阅读课外书籍,增加阅读量。利用晨会课、中 午时间或写字课、兴趣活动课等时间组织学生继续开展“谈天说地”、“即兴演讲” 等口语交际活动。(3分钟/生) 4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、社会实践活动,演讲比赛。每班每 学期向报刊必须投稿6篇以上,至少发表习作1篇。 5.各子课题组选派教师上作文研讨课、观摩课,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评议。 6、召开课题组学术交流活动,组织教师外出考察、观摩名教师上作文课, 或看VCD 碟片等。 7.进行第二次学生口语交际、习作能力的调查,教师每人上交一份有较高 质量的口语交际课、作文课教案。 8.各课题组成员撰写本阶段实验论文,子课题组组长、总课题组副组长 林中坤分别撰写本阶段阶段性报告(三)。 (四)第Ⅳ期实施阶段(2003.2—2003.10) <一>各子课题研究重点: 听 句(低年级) 创建 说 写 段(中年级) 的作文教学模式,逐步促进学生四种能力的和谐发展,优 读 篇(高年级)
化学生口语交际、书面习作能力的培养。 〈二〉本期主要工作安排: 1、总课题组组长、副组长骨干成员和子课题组正副组长召开研讨会,研究 本期工作的重点和计划,确定优化学生口语交际、书面习作能力的培养模式。然后 召开各课题组成员会议,让每位实验教师明确本期研究重点和操作策略。 2.每位实验老师向本班学生宣传本期研究重点和教学模式,并在日常的教学活 动中自觉运用这些模式。 3.每个班继续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,增加阅读量。利用晨会课、 中午时间或写字课、新趣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开展“谈天说地”“即兴演讲”等口语 交际活动。(5分钟/生) 4.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、社会实践活动,演讲比赛。每班本学期 必须投稿6篇以上,至少发表2篇习作。 5.选派课题组实验教师上各级研讨课、示范课,并认真组织评议。 6.召开课题组学术研讨会、专题讲座,组织教师外出考察、培训。 7.进行第三次口语交际、习作能力的调查,并进行科学分析。 8.每位教师上交一本口语交际、作文、备课笔记,检查口语交际、习作教学模 式在备课中的落实情况。 9.教师每人撰写一份口语交际或作文教学方面的代表作,子课题组副组长、总 课题组副组长雷浩良撰写各组阶段性报告(四)。 四、总结论证阶段的有关工作(2003.11~2003.) 1、搜集各种实验资料,并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、去伪存真、 去粗取精的提炼,确定实验报告的重点。 2、撰写科研报告。子课题组和总题组负责人根据课题目标,分析实验过程和实 验结果,总结实验经验,撰写较高质量的科研报告。 3、出版学生优秀习作选——《三原色》(二)和教师作文论文、案例、教案集。 4、科研资料,以档案格式装订,并制订光盘资料。 5、进行结题,具体形式待定。 希各课题组负责人、各位课题组成员,认真按照具体实施方案,进行实验与研究, 不断总结经验,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习作能力,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, 以此推动我镇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。 2001年5月
文本文字文字 寻找更多的资源在人教小语资源网:pepxiaoyu.cn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jiaoxuelunwen_508_11295.html
分享按钮 |